【順着節氣去買菜】
蔬菜:大蔥、萵苣、芹菜、關刀豆海鮮:豆仔魚、旗魚、棘鬣魚
【破布子蒸豆仔魚】
材料:豆仔魚、些許薑末、蔥絲、紅辣椒絲、破布子醬
步驟:
1.豆仔魚刮鱗去除內臟後,對剖開擺入蒸盤中;姜切末;蔥切絲;紅辣椒切絲備用。2.魚肉撒上薑末後,再把破布子醬淋在魚上。3.將魚放入電鍋中,約8-12分鐘。4.取出後,再放上蔥絲、紅辣椒絲即可上桌。
【順着節氣去買菜】
蔬菜:大蔥、萵苣、芹菜、關刀豆海鮮:豆仔魚、旗魚、棘鬣魚
【破布子蒸豆仔魚】
材料:豆仔魚、些許薑末、蔥絲、紅辣椒絲、破布子醬
步驟:
1.豆仔魚刮鱗去除內臟後,對剖開擺入蒸盤中;姜切末;蔥切絲;紅辣椒切絲備用。2.魚肉撒上薑末後,再把破布子醬淋在魚上。3.將魚放入電鍋中,約8-12分鐘。4.取出後,再放上蔥絲、紅辣椒絲即可上桌。
文佳煐火辣網襪裝、女團aespa成員Winter秀香肩成精品代言人
精品品牌紛紛自韓國找新任代言人、大使已經是當前的趨勢,也說明了「韓流」文化全球都埋單。如同人氣女團aespa成員Winter就被Polo Ralph Lauren相中成爲韓國區品牌大使,而女星文佳煐則是繼男團NCT成員道英(Doyoung)後,第二位成爲Dolce & Gabbana代言人的韓國明星。
精品品牌紛紛自韓國找新任代言人、大使已經是當前的趨勢,也說明了「韓流」文化全球都埋單。圖/摘自facebook、Ralph Lauren提供
今年27歲的文佳煐,在2020年因爲和車銀優等人演出漫改劇「女神降臨」而嶄露頭角,逼近170公分高的身材就像是天生衣架子,任何風格都能駕馭,私下衣着品味也相當好,也是各大時尚週的常客。而文佳煐會代言Dolce & Gabbana也不讓人意外,今年就曾受邀出席品牌的2024春夏時裝大秀,當時身穿的白色透視裝,更是引起熱烈討論。而「轉正」爲品牌全球大使後所曝光的形象美照,亦能看到文佳煐詮釋不同造型,包括了油頭加上白襯衫的高冷樣貌,或是嫵媚動人的花卉圖案上衣。但最引起熱議的穿搭,就數身穿粉桃色軟呢外套,下身爲品牌Logo黑網襪的透視裝,完全展現了文佳煐一雙美腿,讓人覺得火辣。
女星文佳煐是繼男團NCT成員道英(Doyoung)後,第二位成爲Dolce & Gabbana代言人的韓國明星。圖/摘自facebook
女團aespa受到臺灣科技廠大廠邀請擔任尾牙表演嘉賓,因此近期成爲新聞熱點,證明其無國界的超人氣。其中成員Winter更是被Polo Ralph Lauren相中,邀請出任韓國區品牌大使,並隨之曝光形象大片。Winter演繹了Polo Ralph Lauren 2023年節慶系列多款造型,像是浪漫渡假裙、拼接V領連身裙、帶有R刺繡細節的Letterman棒球夾克,以及品牌經典麻花針織衣和Polo ID包,小露香肩穿搭,更是使人無法移開目光。
女團aespa成員Winter被Polo Ralph Lauren相中成爲韓國區品牌大使。圖/Ralph Lauren提供
女團aespa成員Winter被Polo Ralph Lauren相中成爲韓國區品牌大使。圖/Ralph Lauren提供
女團aespa成員Winter被Polo Ralph Lauren相中成爲韓國區品牌大使。圖/Ralph Lauren提供
女團aespa成員Winter被Polo Ralph Lauren相中成爲韓國區品牌大使。圖/Ralph Lauren提供
女團aespa成員Winter被Polo Ralph Lauren相中成爲韓國區品牌大使。圖/Ralph Lauren提供
女團aespa成員Winter被Polo Ralph Lauren相中成爲韓國區品牌大使。圖/Ralph Lauren提供
攝影師孫子幫爺爺拍出高齡潮流!THRASHER、Off-White穿在阿公身上很可以
潮流穿搭無所不在,隨着時代變化,風格及範圍也逐漸擴大,不僅出現在街頭,也開始出現在伸展臺上,着用的人也不再只是侷限於特定小衆族羣,明星、名模等各行各業的人也都開始關注潮流趨勢,就連爺爺奶奶也不例外。Jannik是一位喜歡時尚、旅遊的德國攝影師,他的爺爺也跟他一樣熱愛時尚,因此他將喜歡穿搭的爺爺記錄下來,想跟全世界分享專屬於爺爺「高齡潮流」,讓潮流單品不再只是年輕人的專利。
「沒有假期的孩子」商之器董座盤龍從小就想當發明家 大學第一堂課把老師問倒
圖/擷自instagram
圖/擷自instagram
圖/擷自instagram
圖/擷自instagram
Jannik很早就開始拍攝爺爺,大約在2017年時他創立了IG帳號,一開始只是拍攝一些風景、鞋款、滑板照,一次偶然的情況下拍攝了爺爺戴着Superme帽子、穿着THRASHER上衣以及NIKE鞋款的獨照,兩人對拍攝結果都非常滿意,網友看了也感到非常新奇。接着他們就開始了一系列的拍攝,起初爺爺還會對着鏡頭不自覺的微笑,Jannik則是希望爺爺可以酷一點,他表示許多街頭潮流的刊物裡的模特兒都沒有表情,但看到爺爺笑得這麼開心,他也不忍心阻止。
97分钟绝平!巴黎搅乱欧冠死亡之组:多特提前出线,米兰濒临出局
圖/擷自instagram
她20歲起每天寫作1,000字,30歲版稅收入超過千萬:時間見證成長,5%改變就能帶來力量
圖/擷自instagram
接着爺爺對於拍攝漸漸熟悉,祖孫倆也培養出默契,爺爺有時也會拉着奶奶入鏡,而身上穿的夢幻逸品也吸引了許多熱愛潮流的網友關注。爺爺常着用的品牌包括出鏡率極高的THRASHER、愛迪達、NIKE、LV、Stussy、Civilist Berlin、VANS、Superme、Off-White、Anti Social Social Club等等品牌,除了基本款的單品外,他也擅長搭配毛巾、包款、墨鏡等等配件,在Jannik的鏡頭下,每張照片宛如時尚大片。
圖/擷自instagram
Cookieless時代來臨!「禾多移動」重塑台灣零售廣告生態
圖/擷自instagram
暗黑奇幻《月痕》 闖蕩2D凋零世界 主角隻身斬敵探尋生存真理
Jannik近日則嘗試拍攝了名人V.S爺爺的穿搭,將喜愛潮流時尚的明星街拍照,與爺爺搭配相似單品的還原照擺在一起,證明了潮流完全沒有年齡限制,即使是在爺爺奶奶身上一樣很潮!Jannik其實還有另一個小號,除了有爺爺的私下逗趣的一面外,也有許多他本人的自拍以及其他人物攝影,與專拍爺爺的帳號看起來大相逕庭。
圖/擷自instagram
圖/擷自instagram
圖/擷自instagram
圖/擷自instagram
圖/擷自instagram
圖/擷自instagram
圖/擷自instagram
圖/擷自instagram
》吳亦凡搭LV新款腰包好好看!該不會明天就缺貨了吧?
》最敬業聯名設計師!Jennie親自開箱GENTLE MONSTER墨鏡 連服裝都幫你搭配好了
曾是家裡的嬌嬌女,陳昭幸婚後跟着丈夫當「黑手」,丈夫到中國大陸經商,她一肩挑起家庭和事業的重擔,先後考取抓鬥車等大型車輛駕照,運貨送貨。熬過10多年蠟燭兩頭燒的日子,她轉學「春仔花」等才藝,很快領悟箇中訣竅,常被選爲「小老師」,展現粗活外細膩手巧的一面。
58歲陳昭幸有5個哥哥,爸爸養蜂爲業,當年蜂王乳行情好,每公斤8千至9千元,蜂農收入豐,陳昭幸身爲幺女又是獨女,備受寵愛。好景不長,國三畢業時爸爸即去世,家中只有大哥就業,另外4個哥哥或當兵或念大學,陳昭幸自認不愛念書也不想給家人負擔,放棄升學改到紡織廠上班。
彰化縣埔鹽鄉黑手女老闆陳昭幸在自家「開心農場」種菜零售。 圖/簡慧珍攝影
未出嫁前,陳昭幸下班後和假日幫媽媽種田,24歲嫁到彰化縣埔鹽鄉,跟着丈夫經營塑膠押出工廠,日日搬重物,搬到手腳痠軟,就報名堆高機研習考照。30歲那年,丈夫跟着上游廠商西進中國大陸,把工廠和家庭都交給她。
爲了扛起塑膠工廠營運,身材嬌小的陳昭幸先後考取大貨車、抓鬥車駕照,駕車堆疊和運送貨品,凡事自己來不求人。她說,考大貨車駕照那天,她專挑4線道以上的大馬路開去監理站,不敢走小路;抓鬥車駕駛座很高,起初她爬上去根本不敢往下看,硬着頭皮駕駛就對了。
度過「頭家娘兼新勞(勞工)」的辛苦日子,3個兒子先後上大學,陳昭幸照顧家庭的擔子減輕,44歲學做小吃,不但考取丙級證照,還加入溪湖鎮湖埔社大志工隊,辦活動時大展廚藝,讓人無法想像,剛結婚時她曾因不會做菜,下廚時都淚汪汪。
3年前陳昭幸學編制「春仔花」,老師看到她的手不禁皺眉,「這麼粗糙,怎麼做細緻的手工藝?」陳昭幸細心加上巧思,做出的春仔花獲得老師讚賞,要她擔任「小老師」教同學。2020年,她帶孫女一起到湖埔社區大學學彈烏克麗麗,成果展時祖孫同臺一彈一唱,博得滿堂採。
現在陳昭幸有兒子當助手,可騰出更多時間做自己喜愛的事,社區大學上課之外,在自家農地開闢「開心農場」,種蔬菜當副業。她說,想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,多方學習和培養多元能力,活出亮麗人生。
【歷史上的今天1106】民眾翻牆看政見會 增額立法委員選舉熱潮
穿越遇上重生
浙江首富何巧女身价300亿,赴美捐款96亿,如今在国内负债200亿
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
【推薦閱讀】 歷史影音\逐出蘇聯後 索忍尼辛中山堂演講 促成蘇聯解體、中止蘇美冷戰的領袖 1994年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
1980年11月6日:中華民國第一屆第3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,原定1978年12月舉行,由於中美斷交而延期,歷經波折,本屆選舉活動於投票日前一個月開跑。1980年11月6日公私辦政見發表會於全國熱烈登場,時值美麗島事件隔年,本次選舉氣氛異常熱絡,由南到北的場子衆聲喧譁,一些熱門候選人的私辦政見發表會,甚至要翻牆纔有辦法進會場,本次增額立委應選97名(含僑選立委),中國國民黨囊括81名,仍爲最大黨。
1893年11月6日:蘇聯柴可夫斯基是民族樂派、浪漫風格的巨擘,這天因不明原因過世(一說自殺),享壽53歲。
2000年11月6日:蔣澎龍在法國桌球公開賽奪男子單打冠軍,在男雙決賽也力克法國隊摘冠,一舉勇奪雙料冠軍。
報時光UDNtime youtube
聯合知識庫
報時光臉書粉絲專頁
“我是武則天再世。”
“秦始皇還活着,就在某處修行呢。”
“神和我對話了,說世界即將要面臨一場浩劫。”
“我是某某佛轉世,特意來拯救人類的。”
聽到類似上述的種種說辭,很多人會覺得非常可笑,但這就是很多被邪教控制的人真實的思想狀態。
邪教與毒品、恐怖主義被稱爲當今世界三大公害。每當說起邪教,人們都會恨得咬牙切齒,它不但毀滅了一個個幸福的家庭,對國家而言,更是一個巨大的威脅。
本期,小編就和大家聊聊,關於邪教的那些疑問:一個正常的成年人爲什麼能對玄乎的謊言深信不疑?邪教洗腦,用的哪些招數?
一、精神控制“六部曲”
有專家曾對15名誤入邪教人員長期跟蹤分析,發現邪教組織都有一套成熟的精神控制手段,尤其是在洗腦、蠱惑人心方面,可以稱得上是心理學高手。他們一步一步將人們引入自己的牢籠,最終變成供養他們的羔羊。
step1 我們來談談感情
很多邪教組織紀律的重要一條,就是要求成員之間要相互關心、愛護,讓新入教人員產生一種親密感,內心不再孤單,不再無助。很多處於人生低谷時期的人,會被這種“溫暖”打動,會很樂意加入到這個“大家庭”中。
step2 有所崇拜,活着纔有意義
幾乎每一個邪教教主都特別愛給自己僞造一個高級神聖的身份。比如,西歐邪教“太陽聖殿教”的教主呂克·茹雷,他自稱是上帝派來的人,是耶穌的再生。他的追隨者們則自稱是“耶穌的僕從”。
信徒們對教主茹雷狂熱地崇拜。一位女教徒回憶說:“信徒們對茹雷的崇拜已經到了着魔的程度,他們認爲茹雷是新的救世主,只有他才能拯救全人類和全世界。”
警方將“太陽聖殿教”集體自殺信徒的屍體一字排開
step3 神可以“滿足”你一個願望
誤入邪教的人員都有一個共同點:“有所求”。有的人是想治病,有的人是想保平安,還有的人是想獲得心理的安慰,渴望去世後“上天堂”等等。因此,在入教之初,所有的邪教組織無一例外都會極力宣稱種種可以得到的好處,向他們描述一個美妙而又可觀的前景,而這個目標實現又很簡單:只要參加邪教活動就能達到。
step4 歡迎來到新新世界
加入邪教的人可謂三觀盡毀,在教主和身邊信徒的影響下,形成一個新的世界觀。在這個階段,邪教會有很多“專業理論”控制信徒。
比如,傳播度極廣的“末日論”,西歐邪教“太陽聖殿教”教主呂克·茹雷宣傳世界將面臨滅頂之災,只有參加他的教派才能倖免。
“太陽聖殿教”信徒自焚時周圍的佈置
step5 你應該只和懂你的人在一起
精神控制最重要的一步是洗腦、催眠。邪教有很多的講法、交流活動,其實就是在重複輸送他們的歪理邪說(所謂“教義”),韓國邪教“統一教”採取不間斷地禱告、唱詩、講課的方式,使信徒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。
除此之外,邪教也特別愛營造一個與世隔絕的“小天地”,限制人們的活動區域,審批控制所有信息來源,以防信徒思想異變,導致叛逃,危及邪教的存在。
step6 你的天眼已經開了
由於思維長期固着在邪教描述的靈異情形中,在一定條件下,邪教人員的頭腦中就會產生幻覺現象。最典型的表現是信徒感覺自己具有超乎自然的能力,具有一般人沒有的神通,從而感覺自己與衆不同,高人一等。
甚至很多信邪教人員認爲自己可以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世界,其實這就是一種長期癡迷導致的精神幻覺。
1978年,美國邪教組織的信徒在教主脅迫下,在南美洲圭亞那瓊斯鎮集體自殺,共有913人中毒身亡
二、如何識別邪教
1. 讓你荒田、拋家、棄學去信“神”的是邪教。
2. 宣揚 “世界末日” 就要到了,只有加入他們的組織才能得救的是邪教。
你在以做爱为前提邀请我吗?~肉食系自恋男子与绝对不恋爱的女子~
3. 有病不讓就醫,鼓吹入了“教”能治病、能消災避難,搞“禱告治病”“驅鬼治病”的是邪教。
4. 欺騙、威逼婦女受教主凌辱的是邪教。
5. 說傳統宗教過時了、要信新“神”的是邪教。
6. 非法聚會時鬼鬼祟祟、亂喊亂叫、亂唱亂跳的是邪教。
7. 讓你用騙人的手段誘使他人加入的是邪教。
8. 加入後不讓退出的是邪教。
9. 把社會、政府、普通老百姓當成“魔”的是邪教。
10. 以“神”的名義煽動成員對抗政府的是邪教。
三、參與邪教活動是違法行爲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》第三百條
組織和利用會道門、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破壞國家法律、行政法規實施的,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;情節特別嚴重的,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。
上班新日常:在荷蘭Work From Home,重新思考工作與生活平衡
組織和利用會道門、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矇騙他人,致人死亡的,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。
組織和利用會道門、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姦淫婦女、詐騙財物的,分別依照本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》第二百三十六條、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定罪處罰。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》第二十七條
國家依法保護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宗教活動,堅持宗教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,防範、制止和依法懲治利用宗教名義進行危害國家安全的違法犯罪活動,反對境外勢力干涉境內宗教事務,維護正常宗教活動秩序。
國家依法取締邪教組織,防範、制止和依法懲治邪教違法犯罪活動。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》第二十七條
有下列行爲之一的,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,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;情節較輕的,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,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:
(一)組織、教唆、脅迫、誘騙、煽動他人從事邪教、會道門活動或者利用邪教、會道門、迷信活動,擾亂社會秩序、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;
(二)冒用宗教、氣功名義進行擾亂社會秩序、損害他人身體健康活動的。
四、面對邪教我們要做到
文源 | 政治處
審覈 | 馬海婷
編輯 | 慕雨芙
責編 | 馬海婷 李玉葉
伊尼舍林的女妖Barry Keighan狗派藏貓魂?這點露餡了!
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中,除了《媽的多重宇宙》中由楊紫瓊、最終拿下多項大獎,另一部《伊尼舍林的女妖》(The Banshees of Inisherin)也是本屆熱門話題,其中除了柯林法洛表現亮眼,另一位「男二」貝瑞科漢(Barry Keoghan)其實也是隱藏版亮點、未來的注目之星。
今年以《伊尼舍林的女妖》入圍最佳男配角的愛爾蘭演員Barry Keighan,曾登上多本男性時尚雜誌。圖/翻攝自 IG @ keoghan92(合成圖)
Barry Keighan今年以《伊尼舍林的女妖》拿下BAFTA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的最佳男配角獎,當時並曾以紅色西裝搭配了OMEGA腕錶。圖/翻攝自 IG @ keoghan92
曾演出《敦克爾克大行動》(Dunkirk)、《聖鹿之死》(The Killing of a Sacred Deer)、《永恆族》(Eternals)與《伊尼舍林的女妖》的貝瑞科漢戲路多元,橫跨劇情、漫威等不同片型,可文藝、可動作、可娛樂,展現全方位可能。1992年出生的他今年31歲、與柯林法洛一樣出身愛爾蘭,先前他已經以《伊尼舍林的女妖》拿下2023年BAFTA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的最佳男配角,並曾在不同場合的多套西裝中搭配上OMEGA超霸手錶,並曾登上時尚雜誌如ARENA HOMME+、英國版GQ,逐漸受到精品品牌與時尚圈青睞。
「狗派」的貝瑞科漢不時在IG中曬出與愛犬King Koda的照片,更曾讓狗狗一同入境時尚雜誌拍攝。圖/翻攝自 IG @ keoghan92(合成圖)
一向愛狗的貝瑞科漢,並多次在IG中曬出與愛犬King Koda的照片,先前在爲英國版GQ拍攝時也曾讓愛犬一同入鏡,但其實「狗派」的他也是一名潛在「貓派」,有圖爲證:他曾身穿一件GUCCI格紋襯衫在IG大秀自拍,胸前並有一隻刺繡的萌貓圖案,雖然貝瑞科漢滿臉鬍渣看似流浪風,但沒關係,有貓就給贊啦!
雖然貌似「狗派」,但Barry Keoghan也在無形中透露他潛在的「愛貓魂」。圖/翻攝自 IG @ keoghan92
Barry Keoghan曾爲Bottega Veneta拍攝形象視覺。圖/翻攝自 IG @ keoghan92
修订禁忌症 降血压药「nebivolol」 严重肝功能不全者不可用
輪廓深邃、氣質特殊的Barry Keighan,過往曾演出包含《敦克爾克大行動》、《聖鹿之死》、《永恆族》等電影,戲路多元。圖/翻攝自 IG @ keoghan92(合成圖)
2022-2023龍崎光節空山祭登場!11組藝術家、15件創作,以寓言故事《隨風去留》討論關係人口
2022-2023龍崎光節空山祭,於12月24日至2023年2月12日、在臺南龍崎區虎形山公園正式登場。邁入第四年,空山祭走過「空」談看見、「地」談地方、「水」談缺水,策展人辛綺、陳子雋今年則聚焦「風」,延伸出寓言故事《隨風去留》討論龍崎區的關係人口,邀請11組國內外藝術家、社區居民與在地學校帶來15件創作,同時拓寬展覽範圍、規劃全新路徑,並將舉辦藝術家講座、藝術創作工作坊、觀星活動、生態文史導覽以及崎聚市集。
2023月津港燈節臺南鹽水1/14-2/12開展!4大展區、50組藝術團隊,春節期間照常展出
2022-2023龍崎光節空山祭於12月24日至2023年2月12日在龍崎區虎形山公園展出。 圖/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
01|爲什麼舉辦空山祭?
臺南龍崎區位於臺南東南方,是臺南人口最少的行政區,僅僅依靠一條公路貫穿——182市道自臺南出發,途經關廟、龍崎、通往高雄內門,可見視野遼闊的惡地形景觀。壯麗風景的背後則有以下數字:全區居住3,000多人、長住人口不到1,000人,6成以上屬於高齡人口。
2022-2023龍崎光節空山祭主視覺。 圖/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
空山祭策展人陳子雋、辛綺,看見日本「瀨戶內國際藝術祭」將人口稀疏的一座座小島,建構出截然不同的風貌,獲得啓發後,進而希望透過藝術能量介入龍崎,爲偏鄉帶來源源不絕的生命力。他們認爲,主流文化常常將農村貼上空洞虛無的刻板印象,也帶來許多工業廢棄物掩埋場或掠奪自然的開發計劃,空山祭的源頭正是爲了迴應掩埋場爭議落幕後,地方如何重新看待山村,因此命名「空山」。
辛綺〈光絲瀑〉。 圖/沈佩臻攝影
艸非火、辛綺、施家岑、龍崎國小、龍船分校共同創作〈鬥豔〉。 圖/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
兩韓局勢正緊繃!南韓國情院長等3高官突辭職 疑與國情院人事管理有關
龍崎除了擁有國際級地質環境、保留完整竹林生態與竹工藝產業,以及強韌有力的人際關係網絡,故策展人特別以「空山」這個衝擊性字眼浮現人們對偏鄉的有色眼鏡,並希望透過藝術讓觀者置身荒煙蔓草的空山中,也能看見滿溢豐富的生命力。歷屆以來,透過光影藝術深入議題,每年均吸引近20萬人次參與。
2022-2023龍崎光節空山祭手提小燈籠。 圖/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
陳思宇〈風徑〉。 圖/沈佩臻攝影
02|年度主題《隨風去留》:以大冠鷲故事談關係人口
「今年空山祭《隨風去留》想談的是關係人口,來到龍崎第4年,因爲龍崎沒有高中、就業機會也不多,過去曾經合作過的國小生、國中生和年輕人往往必須離開龍崎發展,藉此討論『離開與離不開』的流動關係。」策展人陳子雋說,如同往屆都有設定故事,今年以虎形山大冠鷲、桃花心木兩個形象串起故事,透過故事主角「小冠鷲」出遠門來到一座奇幻森林,看見爭奇鬥豔的其他鳥類與隨之而來的,將森林隱喻爲城市,嘗試探討人、故鄉及成長之間的微妙關係。
法國藝術家Joan Pomer〈Troubled Waters〉。 圖/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
03|展覽共分4階段、11位藝術家、15件作品
延續展覽寓言式策展構思,以寓言動畫《隨風去留》爲核心,共分爲離開的四個階段:離開(地方/出發)、新世界(衝突/陌生的世界)、離不開(取捨/記憶)、躍躍欲試(希望/期待),試圖樸實地呈現來到像是「北漂」的新世界隨之而來的競爭、冷雨與擁擠等困境與磨練。
樑賴昌〈待我回來一下下〉。 圖/沈佩臻攝影
今年策展團隊攜手藝術家、動畫師、社區居民與在地學校共創,特邀11組來自臺灣、法國、馬來西亞等藝術家,搭建15件創作,包含3件融合舞臺裝置藝術、2件社區居民及在地國中小集體創作,分佈位置則是場外佈置3件作品,場內順着步道可依序欣賞12件作品,展覽範圍、作品量體均擴大,拓展全新路線之外,並再強化互動性與演出,以下整理部分作品亮點。
● 艸非火〈大風吹〉
贵州一学生被老师扇打后强制带离?教育部门:正在核实
從入口開始順着步道往上坡步行,穿越閃耀光芒的奇幻樹林,艸非火使用回收材質製作並透着螢光,穿梭其中先營造迷幻氛圍。艸非火以童年必玩回憶「大風吹」,來探討隨風離開的不只是故鄉,還有記憶,透過巨大風車轉動着,要將兒時美好吹入空山。
艸非火〈大風吹〉。 圖/沈佩臻攝影
艸非火〈大風吹〉。 圖/沈佩臻攝影
● 樑賴昌〈待我回來一下下〉
〈待我回來一下下〉的位置也是開幕主舞臺區。無人時,像一片寂靜冬眠的森林,然而一有聲音便開始閃爍不規則光影。策展人陳子雋分享,樹上果實會隨時間變化,因爲量體混合著原始種子與大樹形貌,如同生物裡的不完全變態;藝術家樑賴昌迴應風的主題,當種子隨風飛去、成長爲林,離開了家鄉母體的焦慮,獨立生活就是一種角色變換,在「爲生存長大」與「維持童年無憂無慮」之間來回跑動的生命狀態。
倒風雅客聚落〈鵬萊〉。 圖/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
樑賴昌〈待我回來一下下〉,在無人煙聲響時,像休眠般不張揚不閃耀。 圖/沈佩臻攝影
● 倒風雅客聚落〈鵬萊〉
〈鵬萊〉由南藝大建築所組成的倒風雅客聚落所創作,結合巨鷹與迷宮,比喻離巢飛翔而深感茫然的旅程,而以鷹爲主體則傳遞龍崎作爲賞鳥天堂、大冠鷲生態圈等適於棲息的宜居地方性。策展人陳子雋表示,〈鵬萊〉迷宮即象徵都市,也迴應了寓言動畫《隨風去留》裡的小冠鷲,總是看見許多看似美麗的大鳥翱翔天際,看着卻感到迷茫,大家可親自走進迷宮裡感受。
倒風雅客聚落〈鵬萊〉。 圖/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
● 蕭聖健〈歸〉
經過位於第一座吊橋、象徵冷雨的法國藝術家Joan Pomer作品〈Troubled Waters〉之後,則來到藝術家蕭聖健創作於2018年的〈歸〉,以機械動力發出啾啾鳥鳴,本次在山中涼亭可靜心聆聽,希望將人們帶回那份最純粹的感官記憶。策展人陳子雋表示,藝術家蕭聖健小時候住家附近有很多麻雀,然而都市化之後鳥變少了,因此刻意透過被視爲現代、進步象徵的機械,將鳥鳴做回來。
蕭聖健〈歸〉。 圖/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
在機械動力自然摩擦、轉動下發出鳥鳴,除了在觀展者耳裡呈現擁擠活力的感官饗宴,另一方面也呼應了《隨風去留》羣鳥爭鳴的故事橋段,在這裡所有的「不適應」倚靠着心中的回憶支撐,轉化爲在他鄉成長茁壯的動力。
蕭聖健〈歸〉。 圖/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
● 黃子儇〈再基地#11:喚景〉
一路往上爬坡,來到一大片休憩平臺,同時也是第二舞臺,並可看見故事預告片,馬來西亞藝術家黃子儇在此創作視覺上像雲朵,予人舒適軟綿的作品〈再基地#11:喚景〉,對於離鄉背井也有實際經驗的他,爲現實中的觀者與寓言故事《隨風去留》裡的小冠鷲,都提供了安心喘息的空間,營造一處隨風呼吸的愜意氛圍。
黃子儇〈再基地#11:喚景〉。 圖/沈佩臻攝影
黃子儇〈再基地#11:喚景〉。 圖/沈佩臻攝影
黃子儇〈再基地#11:喚景〉。 圖/沈佩臻攝影
● 辛綺〈光絲瀑〉
本屆主燈由策展人、藝術家辛綺所創作的〈光絲瀑〉帶來展覽高潮,《隨風去留》故事裡的小冠鷲先是感到挑戰,而後所有黃金果實開始爆炸,化爲故鄉的景色黃金雨,雨後隨風吹來無數絲線顯現,小冠鷲看到自己身上連結着許多光絲,系在遙遠的小樹上。從頓感舒適的〈再基地#11:喚景〉再往上爬,途經暗光梯階後,來到虎形山公園最高瞭望臺,將被這一幕奇幻光絲瀑森林所震懾。
辛綺〈光絲瀑〉。 圖/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
2023年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提速,数据治理不能靠数交所唱“独角戏”
辛綺〈光絲瀑〉。 圖/沈佩臻攝影
辛綺〈光絲瀑〉。 圖/沈佩臻攝影
● 莊志維〈裝置微光計劃:空山〉
經過藝術家陳思宇的作品〈風境〉並完整看完寓言故事《隨風去留》之後,來到本展最後一件作品〈裝置微光計劃:空山〉,爲擅長雷射、空間建構的藝術家莊志維創作。策展人陳子雋分享:「一絲絲綠色光束雷射,即象徵看不見的連結、懷念的地方;在這座吊橋之上,再打出一道虛擬吊橋,疊在一起亦象徵某種連結,迎着光束行走吊橋十分精彩壯觀。」
莊志維〈裝置微光計劃:空山〉。 圖/沈佩臻攝影
莊志維〈裝置微光計劃:空山〉。 圖/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
蓝河乳业吴文学:减量竞争中要做好溢价竞争,最重要的是打造核心竞争力
莊志維〈裝置微光計劃:空山〉。 圖/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
04|全民首二日免費/龍崎區居民每日免費/票種分類
本次活動12月24至12月25日首二日爲開幕試營運,全民免費入場。龍崎區民則於展期內天天免費,同爲南關線的關廟、歸仁、仁德3區居民亦享有平日免費;65歲以上長者、6歲以下兒童出示相關證件,同享平日免票入場。此外,首周平日購票也有限定禮,12月26日至12月30日每日前100名進場觀衆來就送「開幕限定色空山祭毛巾」,限量500條。
票種分爲「平日票」、「假日票」、「暢遊票-無限炫風卡」三類,其中「平日票」50元,「假日票」100元,假日門票每日限額3,000張發售;暢遊票種「無限炫風卡」則限量150張、每張300元,持卡人憑卡於展期間可不限次數進場,其中70組搭配空山限定小燈籠提供專屬空山紀念組合499元。上述票種自即日起於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販售。
崑山科技大學〈交織的心語〉。 圖/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
05|交通方式
圖/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
圖/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
圖/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
圖/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
圖/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
在高雄創立13處空間,步道咖啡張孝維:為了「讓客人找回在人世間的一席之地」而存在
步道咖啡館店門口。 圖/張孝維提供
25歲那年(1993)我在臺北生活。由於自小就愛胡思亂想,本來想寫一本書,叫做《秩序的尺度》(The Size of Order ),希望可以解析世界爲何會充滿歧見,或更積極點說,希望可以爲世界帶來新秩序。但後來我想,佛陀或康德的智慧和決心不會小於我,若他們都做不到,我又算老幾。於是打消念頭告訴自己,如果65歲時還覺得想寫,再說。
就在這徬徨的時候,一次會議(那時我在做平面設計)裡我發現在座八個人當中,除了我之外,還有六個人是高雄人,而且都不約而同地嫌棄高雄是文化沙漠,當下我心想「臺北不會少我一個」,就決定回高雄,開了高雄第一家賣espresso的咖啡館(Peace Piece,1995-1998)。
爲什麼是開咖啡館呢?應該跟我兒時成長環境有關。
1970年代的高雄,是一個有許多黑道、舞廳、賭場、酒店,以及可以打牌的咖啡館的地方,或許因爲從小就喜歡這些場所總是平等接納所有人的本質(這對一般普通人來說可能很難理解,一個黑道或賭徒在一夜之間翻身,其實蠻常見的。所以店家對一時失意的客人,都還是很平常心地招待),你若要說那是一種很存在主義式的思維我也不反對,但我對於在高雄創造一個又一個這樣的地方,有種不知哪來的使命感。
就像卡繆的小說(注1)所描述的:「⋯⋯這一帶的幾家咖啡館尤其活躍。館內瀰漫着羣體聚集的熱絡氣氛,是對抗孤獨及其朦朧召喚的最後庇護所。寡言的卡鐸納把咖啡館當作自己的家。梅爾索每天晚上要嘛在這家、要嘛在那家總看到他。藉由咖啡館,他儘可能拖延回家的時刻,又找回自己在人世間的一席之地。」
或許因爲從小就喜歡這些場所總是平等接納所有人的本質,
我對於在高雄創造一個又一個這樣的地方,有種不知哪來的使命感。
— 步道咖啡館張孝維
我對於一些平凡無奇、甚至有些邊緣的人們,似乎有種像《麥田捕手》裡的霍登想要保護小朋友們的情結。若說我對高雄有什麼特別的情感,我想是這裡有很多辛苦的平凡人,而我就在這羣人之中長大。28年過去,「讓客人找回在人世間的一席之地」,曾經或尚存的,我所創立的十幾個空間,沒有一個不是爲了那樣的理由而存在。
步道咖啡館店景。 圖/張孝維提供
「讓客人找回在人世間的一席之地」,曾經或尚存的,張孝維所創立的十幾個空間,沒有一個不是爲了那樣的理由而存在。 圖/張孝維提供
在這些店裡,有鋼琴家因爲兩位心儀的大師(注2)照片同時出現在步道咖啡館,而不斷回來,把在這裡喝一杯espresso,視爲每次來高雄演出的儀式;有人年輕時帶自己的母親到咖啡館談心和解,並在20年後,帶女兒來閱讀年輕時在這裡留下的文字;客人F,除了出國深造那幾年,20多年來幾乎每天從楠梓騎40分鐘的車,每天下午點同樣的咖啡(我昨天還看到他),我們每次見面不一定會說話,但一定會輕拍一下彼此的臂膀。
有位德國的老教授,自第一次路經咖啡館進來參觀了一下,然後跟我說「我明天再來」之後的十幾年,幾乎每天都來,我們建立如家人一般的情誼,他也爲咖啡館客人們舉辦了不計其數的哲學、音樂、電影講座,直到他病逝在臺灣;這兩年疫情期間,則有一位住倫敦的英國老先生寫信給半九十茶屋,說他在茶屋買的茶快喝完了,看着茶罐思念起在茶屋度過的美好時光(後來我才知道,他是BBC交響樂團的總監),所以寫信來道謝;還有一位由60多歲的兒子帶他到茶屋的92歲老先生,後來自己約大他兩歲的老友來喝茶,他買單時還跟老友說:「下次我們再來⋯⋯」。
德國老教授Werner Wagner在步道咖啡館。 圖/張孝維提供
半九十茶屋,客人相約「下次我們再來」的地方。 圖/張孝維提供
所以,如果問我關於「高雄的生活風格」這種事情,我其實很難回答。也許就像我做空間設計時總會記得「空間是給人使用、而不是拿來看的」一樣,一個人/城市的生活或工作的累積生成,其實本來是不會、也不應該有他者的視角介入的,尤其當這個視角是有着很強的預設或目的性。
所以,高雄是什麼、或應該是什麼樣子,我其實沒有答案,也不認爲有資格給出答案。至於許多公部門視角所給出的高雄意象(images),我很清楚,那並不是200萬高雄人生活的日常,或甚至連場景都稱不上。除非我們對生活的定義,只是剩下活動、打卡、拍照。
我真心認爲,那些貪快、看不到人的人文,沒有文化的文創,以及船過水無痕的活動所創造出來的結構與結果,可能會與其興盛地方生活文化的本意背道而馳。
就我一個小店家,我確實很清楚自己的幾家店,爲什麼要在這個城市裡如此地存在着,並每天實實在在地給出一些什麼。而且這些店如果做得夠好,將會和它們(本地或來自世界各地)的客人,一起在城市共同生活一輩子——或甚至像我常說的,至少兩百年——若大家都這樣做事,高雄或臺灣任何一個城市地方,自然會有其魅力。
茲與所有自期爲城市的造就者們,共勉之。
◎責任編輯:胡士恩、林亞璇
臺中週末市集「美感聚落」登場:飲食、小農、花草提案,彰化人氣「瘦子咖啡」限期進駐
美式半戶外餐酒館「YARD BAR後院吧」。圖/理仁建設提供 ※ 提醒您: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
繼2020年結合大型編織裝置藝術「編織之森」於柏舍美感公園之後,理仁建設於臺中市府捷運站旁空地再打造「理仁美感聚落」週末市集,齊聚逾15個餐飲與小農品牌,並規劃迷宮秘境咖啡、Live音樂演出、DIY手作活動、選用設計師傢俱、陳設藝術品等,活動一路延續至4月中旬。
理仁祭設鎖定中部居民的生活習慣,發現市集不能只是品牌聚集場合,也要讓不分年齡的全家人、寵物都能一起找到趣味、感到身心放鬆。「理仁美感聚落」入口整片羅漢松植栽牆,營造進入迷宮的感受,宣告即將遠離塵囂。位處迷宮中心點的第一站是鏡面咖啡屋,首三週將由來自彰化的人氣咖啡品牌「Skinny Cafe瘦子咖啡」進駐。
彰化人氣咖啡品牌「Skinny Cafe瘦子咖啡」首三週登場。 圖/理仁建設提供
入口整片羅漢松植栽牆,延伸進入迷宮的奇趣感受,並放入多件藝術品。 圖/理仁建設提供
其他餐飲選擇包含「鹽與胡椒」旗下品牌SNP臺灣現代創新料理、販售清爽梅子冰淇淋的梅の生活、在特製餐車裡變出美味餐點的胡說咖哩,以及Papichulo Street Taco、YARD BAR、託比美式冰淇淋、AM/PM bar等品牌。
「暮暮蒔花」於現場帶來新鮮花材,爲一週忙碌帶來舒心療愈。 圖/理仁建設提供
以「採集一週的美好」爲出發點,市集號召各類型在地小農攤販,如販售新鮮魚貨的「過路一尾鮮」、販售肉品的丸文食品」、擺滿蔬果的「CSA回家菜+番茄方舟」與「鮮綠農業+崧野林放牧蛋」、PINTURE品醋迷、好食光Keya Jam與蜜友 Bee Friend等品牌。此外,臺中花藝設計品牌「暮暮蒔花」也在現場提供新鮮花材提案。
以「採集一週的美好」爲出發點,精選販售各類食材的在地小農。 圖/理仁建設提供
市集也開設小型工作坊,如透過臺灣兒童食育協會策劃食育親子活動,與孩子一起來場產地體驗活動,瞭解食物從何而來。「PULP泥研植物所」則提供泥盆種植體驗,以混泥土爲主材料,透過手作親身瞭解多肉植物的照顧與種植技巧。另外還請來「咖啡空少」帶來手衝咖啡教學,需至官方粉絲團事前報名。
Live音樂表演不定期舉行。 圖/理仁建設提供
※ 提醒您: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